Leave a message

For the sake of your privacy and security, your information will be strictly confidential

注塑加工如何有效降低难闻气味

2025-04-14

  在注塑加工过程中,难闻气味的产生通常与塑料原料分解、添加剂挥发或高温下的化学反应有关。要有效降低气味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

1. 优化原料选择

- 使用低气味材料:选择挥发性有机物(VOC)含量低、稳定性高的塑料(如PP、PE、TPU等),或选用已添加除味剂的专用料。

- 避免劣质回收料:回收料可能含杂质或残留污染物,高温下易释放异味。

- 环保添加剂:选择无味或低挥发性的增塑剂、稳定剂、润滑剂等,避免含硫、氯等易产生刺激性气体的成分。

2. 调整工艺参数

- 控制熔体温度:在保证流动性的前提下,降低料筒和喷嘴温度,避免材料过热分解。

- 缩短停留时间:减少塑料在料筒内的停留时间(避免“烧料”),尤其是热敏性材料(如PVC、PC)。

- 优化螺杆转速与背压:降低螺杆剪切热,防止局部过热导致材料降解。

- 模具温度控制:适当降低模温,避免高温加剧小分子挥发。

3. 设备与模具维护

- 定期清理料筒和螺杆:残留碳化物会持续释放异味,需定期用清洗料(如PMMA)或专用螺杆清洗剂清理。

- 检查模具排气:优化模具排气设计,减少气体滞留(排气不良会导致材料焦化)。

- 更换防粘涂层:避免使用含溶剂的脱模剂,改用无味硅油或自润滑模具。

注塑加工

4. 环境控制与废气处理

- 安装排风系统:在注塑机上方加装集气罩,将废气集中抽排至净化设备。

- 废气净化技术:

  - 活性炭吸附:适用于低浓度有机废气。

  - UV光氧催化:分解挥发性有机物(VOCs)。

  - 低温等离子体:高效降解异味分子。

  -燃烧法(RTO/RCO):适合高浓度废气,但成本较高。

- 车间通风:保持空气流通,避免废气在密闭空间累积。

5. 后处理与包装

- 产品二次烘烤:对成品进行低温烘烤(如50-60℃),加速残留小分子挥发。

- 延长冷却时间:适当延长冷却时间,减少包装后气味残留。

- 使用透气包装:避免密封包装导致气味积聚。

6. 辅助添加剂

- 除味剂/中和剂:在原料中添加气味吸附剂(如沸石、活性炭粉)或中和剂(如氧化锌、植物提取物)。

- 抗氧化剂:减少材料氧化分解产生的异味。

7. 检测与监控

- 原料检测:对每批原料进行VOC含量测试,确保符合环保标准。

- 成品气味测试:采用嗅觉测试或气相色谱-质谱(GC-MS)分析气味来源。

案例参考

- 问题:某企业使用ABS生产家电部件时气味严重。

- 解决方案:

  1. 更换为低气味ABS(添加除味母粒);

  2. 将料筒温度从230℃降至210℃;

  3. 在车间安装UV光氧催化废气处理器;

  4. 成品在50℃烘箱中放置2小时。

- 效果:气味投诉减少80%,符合欧盟RoHS标准。

通过综合优化原料、工艺、设备和后处理,可显著降低注塑过程中的异味。建议优先从源头(材料与工艺)控制,再配合末端废气处理,实现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。


上一篇:塑料注塑加工过程中多少损耗率是正常的
下一篇:没有了
如有需求,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
开云电子体育